現(xiàn)在網(wǎng)購太方便了,每天收快遞像拆盲盒一樣開心。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,好多包裹里都塞著鼓鼓囊囊的氣泡袋?這東西看著不起眼,緩沖防震的本事可不小,玻璃杯子、手機平板這些嬌貴玩意兒,全靠它一路保駕護航。不過想用氣泡袋把東西包得妥妥當當,里頭的門道可不少,咱們一起來嘮嘮!
第一步,得根據(jù)東西的 “脾氣” 挑氣泡袋。氣泡袋就像衣服,大小、薄厚都有不同尺碼。要是寄個小首飾、擺件,選那種小氣泡、薄一點的就行,裹上兩層既輕巧又省空間,快遞費都能少花點。但要是寄大電視、花瓶這種又沉又怕摔的大件,就得請出大氣泡、厚膜的 “加強版” 氣泡袋,它肚子里的大氣泡能像彈簧一樣,把運輸路上的顛簸、碰撞全給 “彈開”。另外,拿氣泡袋的時候一定要檢查,破洞、癟氣的可不能用,就像漏氣的輪胎開不了車,這樣的氣泡袋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。
包裝的時候,手法也很關(guān)鍵。動手前先拿抹布把氣泡袋擦干凈,不然袋子上的灰容易把東西刮花。包裹時記得把有氣泡的那面朝外,就像給物品穿鎧甲,遇到擠壓氣泡能 “扛傷害”。碰上奇形怪狀的東西,比如造型獨特的工藝品,得把氣泡袋仔細裹嚴實,邊角用膠帶多粘幾圈,省得運輸時袋子松開。對于特別怕摔的寶貝,建議來個 “雙重保險”:先用柔軟的泡沫紙貼身裹一層,再套上氣泡袋,就像給它穿秋衣加外套,防護效果直接拉滿。
要是寄電子產(chǎn)品、液體這些特殊物品,更得多長個心眼。寄手機、電腦的時候,除了用氣泡袋包起來,一定要先塞進防靜電袋里,不然靜電可能會 “偷偷” 傷害里面的零件。寄瓶裝液體,比如香水、調(diào)料,先擰緊蓋子,再裹上幾層氣泡袋,纏得嚴嚴實實,就像給瓶子穿上 “密封防護服”,防止漏得到處都是。還有個容易忽略的點:氣泡袋不是裹得越厚越好!裹得太嚴實,東西在里頭反而會被壓壞,還白白多花包裝錢、增加包裹重量,快遞費都得跟著漲。
用完的氣泡袋別著急扔!把它疊平整,放在陰涼干燥的柜子里,遠離太陽和尖銳的東西。下次寄東西的時候,它還能接著用,既省錢又環(huán)保,就像咱們攢塑料袋重復利用一樣!